那时候已经开始进行三峡输电(即三常线,三峡到常州)的招标。
而且,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扩大供给势必消耗珍贵资源,而抑制需求则不会。从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的政策效应看,虽然政策的执行难度较大,且控制房价的短期效果也不明显,但对于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还是有效的。
同样,对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也会起到明显作用,因为至少公务员家庭财产信息公开后,其投资行为受到了全社会监督,其他有巨额收入来源不明者,也不敢通过房地产市场来达到洗钱和获利的目的。不过,既然政策的着力点是在抑制需求而非扩大供给。笔者认为,只有对存量房进行征税,才能触动现有利益格局,有效抑制房价上涨。抑制需求比扩大供给更合理控制房价,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可以运用的手段无非是两种,一是抑制需求,二是扩大供给。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联网后,对房地产所有者的基本信息披露的要求就应该更高,必须定期更新相关信息资料,如是否存在借用他人户口购房现象,所属房产是否居住、出租或空置等。
当然,房价要实现软着陆,调控的难度还是非常大,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调控政策若过强,则导致房价暴跌的可能性依然还是存在的但市场化手段的扩大供给,看似对调控房价的效果会十分明显,但同时可能会助推未来房地产泡沫的加速破灭,给经济社会留下更多的后遗症。经过改革30多年的实践,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尤其通过小岗村与新型集体化村形成的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承包制不是好办法,而是体现农村党组织无能的办法,是没办法的办法。
显然,中国农民要摆脱贫穷和落后,应组织农民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实现就地发展壮大。农村改革前的最大失误在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因地制宜,而改革后的最大失误在于变集体经营为家庭经营时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不要忘记自己的国情,脱离国情的主张尽量不提或少提,因为你们主张的对与错,影响到国家未来的走向,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吃饭、住房、汽车、大件家电、医疗、养老、儿童教育、继续教育等全部由集体负担。
在社会方面,农民工在城市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得不到这个城市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忠告农民兄弟不要被眼前红利冲动。
就是这一办法导致农民一盘散沙,导致基层干部束手无策。因此,群众对各种变相推行私有化的做法非常反感,即便改旗易帜也无法改变他们对私有化的抵制。你们一定要有责任感,争做人民的功臣,不做历史的罪人。以上分析显示,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严重不足,城市就业危机、环境危机明显暴露的情况下,教条地依照美国农村人口比重,一味鼓动大量农民进城的做法,不仅是盲目的,而且注定危险。
公社明显体现了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特征,社员没有工资,只领取有限零花钱,所有的大开支都由集体负担。在经济上,本来低工资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拖欠。你们的个人所得也许合法,但不一定合理,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讲,你们的收入早已超过了钱学森,显然不合理,按照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原则讲,你们闲置的财产甚至可以满足成千上万个家庭,不仅不合理,而且天理难容。现在,中国农村去走走看看会发现,农村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这也是千百万农民能够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的重要原因。
相反,恰好给他们瓦解中国提供难得的机会。遗憾的是新型集体化村就地发展壮大的思路至今没有得到广泛宣传,新型集体化村只有依靠集体化,才能发展和壮大的根本经验始终没有在广大农村加以推广,因此,广大农民看到希望却不能走近希望,反而陷入了绝望。
第二,大量农民涌向城市给城市的就业和环境带来严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几千万农民工之所以没有给社会造成更大的问题,主要是农民工回到村里仍可以种地为生,如果土地流转的政策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便失去了仅有的依靠,一旦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将难以想象。
——忠告暴发户懂得知足。那么,这两种现象究竟哪一种才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主流呢?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讲:什么时候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百分之十几或二十,中国的城市化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代化指日可待,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因此,城市人口应向外疏散而不是继续增加。官员不懂得居安思危,注定走向危险。这些村便是改革以来出现的一批新型集体化村,同时也是全国的名星村,如:江苏的华西村、蒋巷村、长江村、三房巷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窦店村、留民营村。
这里特别提醒我们的暴发户一定要懂得知足,万不可财大气粗、得意忘形。与此同时,在家庭经营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改革初期的劳动景象,只有不断减少的耕地,逐渐空心的村庄,严重恶化的环境,以及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生活、教育、心理 、行为、安全等突出问题,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不时的纠结。
继续鼓动大量农民进城不是良策。否则,你们不仅在人民心目中失去尊贵的地位,而且永远被社会舆论责骂。
因为我们不可能采用美国的做法,将国内危机转嫁给别国,也不可能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同情和帮助。令人心酸的是,在政治上,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却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
十八大提出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仅反映了党内高层的意见,而且反映了基层民意。然而有些官员和专家美其名曰:这是改革的必然,是农民城市化的一种趋势。一切照搬美国,不免脱离实际、脱离国情。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这一现象也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二、两点建议——建议中央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总结华西、南街等新型集体化村的成功经验。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尽管眼前农民种地收入低,但只要耕者有其田,就不愁没饭吃。要明白钱能贬值,地能增值,坚持做土地的主人,不做地主的佣人。
改旗易帜只能激发人民更加思念共产党,更加痛恨那些主张改旗易帜的西化派。对这位教授的观点,以及各地鼓动大量农民进城的做法,总让人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理由如下:第一,千百万农民进城打工的实质原因并非农村真有那么多剩余劳力,而是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劳动收入极低的原因所致。
只讲法不讲理,势必出现不公,势必出现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矛盾,而当百姓的公理不仅无处可讲,而且受到官和法的压制时,激烈的冲突不免发生,江西省曾发生一起乡长及一名乡职工被活埋、派出所所长被打死挂在树上的群体事件,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例。目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已导致广大贫民对极少数富人产生仇视心理,由此引发的突发事件不断上升,对此,尽管警力不断加强,但管控效果总是令人失望。农村城市化就大方向而言,面临两条道路选择,一条是小岗村的道路,一条是华西、南街等部分农村开创的新型集体化道路。干部离岗、工人下岗、农民离乡的队伍更加浩荡。
可见,无论在城市打工的农民,还是在家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实际上都是很悲惨的。不仅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跨越了小康,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发展生态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村民主大众化、农村保障集体化。
——忠告崇拜美国的专家学者不要一切照搬美国。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农业部公布的粮食八连增存在严重的虚假问题,意识不到大量农民进城导致城市就业难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出现。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的农村城市化除此以外,又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一个是在工业化无法吸纳农民工的情况下,鼓动大量农民进城,加速农民城市化。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偏要主张鼓动大量农民进城,将农村土地流转到极少数人手中,其用意何在?担忧之外,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农村城市化中出现的另一个现象,部分农村组织农民就地发展壮大,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现象,而且吸引了许多外来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